今天果仁妈给大家分享的是日本建筑师日比野拓在一席的演讲。他是世界上著名的幼儿设施设计师,在日本、中国、德国、荷兰等地设计过520余所幼儿园和儿童场所。
推荐这篇演讲,是因为:
1、演讲中讲到了世界各地的幼儿园,非常开眼界;其间传达的一些教育理念,或许会让我们对孩子成长有新的思考。
2、建筑师日比野拓对于幼儿园的认知和设计理念,很有意思,也很特别,有一些还引起了争议和质疑。比如,他认为:
对此,你持有什么观点呢?留言区跟果仁妈讨论一下吧!
|
哇,好多人啊。大家好,我叫日比野拓,来自日本,是专门做幼儿设施设计的。
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个研究——科学家把小老鼠放进了一个复杂的新空间里,让它们自己探索。一段时间后,这些小老鼠的海马体中,神经细胞的数量比普通的小老鼠高出四万倍,海马体的体积也增加了15%左右。这个探索的过程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因此,空间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也十分重要。空间认知能力是和语言、数学同样重要的一个能力。这是我小时候的家。我从三岁开始住在这儿,度过了一段非常快乐的童年时光。
庭院里有红色的三轮车、玩具小汽车、玩具球,窗边的鸟笼里住着一只小鹦鹉。我还经常会把花园里的花摘下来玩。我到现在都能非常清楚地回忆起这里的一切。室内的空间也挺好玩的。门口有一个15厘米高的台阶,我经常坐在那里休息、聊天,也喜欢从台阶上跳下来。屋里有个椅子,那下面贴着的厂家标签我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小孩子特别喜欢钻到小角落里去。
很多人小时候都很喜欢这种小小的缝隙吧。其实我现在也还挺喜欢的。中国人有一句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日本也有类似的谚语。小时候的生活环境会影响我们日后的成长。我想问那些已经做了父母的人一个问题——大家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什么样的幼儿园呢?可能有人会说,想送他去可爱的幼儿园,或者是让他成长的幼儿园等等。但其实每个人对可爱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这个可不是我们设计的。我认为这些都是反例。要是在场有喜欢它的观众,那就很抱歉了。很多幼儿园会把彩虹画在操场上或者走廊里。我们现在长大了,都知道,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彩虹才会出现。正是因为彩虹很少见,我们看到它时才会感动,然后大家会拍下来发微信、发微博,文案是“真美丽”,但肯定不会每天都发,对吧?对小孩子们来说也是一样,他们偶然发现很特别的事物时会很开心。不能把我们大人觉得很可爱的东西都一股脑地硬塞到他们的日常生活环境里去。
很可爱吧🤩。现在的幼儿园基本上都会禁止小朋友在雨天玩滑梯,但这个幼儿园的老师并没有阻止他们。孩子们发现下雨时滑滑梯比平常更有趣,于是全都一起过来玩了。除了这里的孩子,更了不起的是让孩子们自由玩耍的老师。
有一部儿童绘本,《沃利在哪里》,就是让你从人群中寻找主人公沃利。
也太难了吧🤷♂️。但如果我们想让他很快就能被找出来的话,可以只给沃利留出颜色。
这也是我设计幼儿设施的一个最重要的理念。很多幼儿园可能会使用过多的色彩,但是我们设计的幼儿园绝对不会这样。因为幼儿园不是游乐场,它的主角是小孩子,为了突显小孩子,幼儿园的环境不应该添加过多色彩。我们会刻意留白,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世界上有196个国家,我去过的有36个。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里,我也去过其中22个。走过这么多地方以后,触动我最深的还是那种自然的生机。这个是日本的小稻田。六月左右的时候,稻田里会浸满水。在水稻长出来之前,这里就像一面镜子——天空倒映在水面,水中的云朵跟着天上的云一起飘动,特别美丽。
清晨五点推开窗,能听见动听的鸟鸣声,落叶飘下的窸窣声,还有教堂的钟声。在所有这些声音偶然汇聚在一起的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
很美吧。它并没有什么花哨的色彩设计,整个庭院都是天然的草坪,其实这样的幼儿园环境是很少见的。这个幼儿园的草坪有些地方已经秃了。但我觉得,就让它秃着也挺好的。因为孩子能看见草木枯荣,这也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学习。
我拍这张照片的时候,大概是五月,草坪里绽开了许多白色和黄色的小花,如果是混凝土或地胶做的庭院肯定就没有这番景象了。
有花有草的地方,肯定会有躲起来的小虫子,以及捕食虫子的小鸟,书中的世界就这样真实地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而在我们的设计项目里,我们会特意设计凹凸不平的庭院——▲ 日本鹿儿岛二葉幼儿园-保育园 KFB Kindergarten and Nursery▲ 日本鹿儿岛二葉幼儿园-保育园 KFB Kindergarten and Nursery这个庭院保留了原来的斜坡。小孩子们看到它绝对会想爬的。
这些在往上爬的小朋友都只有两岁。他们爬这种高度的坡,完全没有问题。老师也不会阻止他们。两岁的小孩爬上去容易,但是下来难……所以好多小孩子爬上去以后就排排站,站着哭。但是老师是不会去救他们的。这个时候他们只能自己动脑筋慢慢地找地方下来。嗯,小孩子有自己动脑思考的能力,要相信他们。现在很流行木造的幼儿园。(日本有研究证明,相比水泥结构,木制建筑会让孩子们和老师的疲倦困意减少、身体感觉更舒服,所以现在日本木结构的建筑越来越多了。)
这是大阪的一个幼儿园。庭院本来比较窄,孩子们几乎没有能够活动身体的地方,所以我们便从立体空间上来考量我们的设计。▲ 日本大阪 KM Kindergarten and Nursery在餐厅、画室,我们都会刻意增设阶梯,尽可能在室内增加有高低差的地方。
这是熊本县的一个幼儿园,屋顶是用电动开关控制的。下雨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想着把屋顶关上,对吧?但这里反倒是下雨的时候会故意把屋顶打开,地面上会形成一个小水潭,孩子们就开始期待雨天。天气冷的时候,还可以在这儿溜冰。虽然这个幼儿园还没有下过雪,但是大家都盼着下雪的那一天,正因为是很难见到的事物,小朋友们才会翘首以待。这是长崎的一个幼儿园,有蓝蓝的大海和天空,所以我们故意设计了这样宽大的落地窗,让孩子们在幼时留下故乡的记忆。这几年,我们也开始在中国建幼儿园了。目前的项目分布在这些地区,正式竣工的大概有六个。
这是贵阳的项目。拍照的时候,外面的庭院还没有施工完。但我们每次设计,都要先做一个舒适的庭院方案出来。
我们在北京设计的这个幼儿园,原建筑比较古老,大概建于70年代,之前有过各种用途。我们对它进行了一个整体的改装。同样在庭院里布满草坪和树木。
这是深圳正在设计中的中小学校,名字叫未来学校。提到未来,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一些高科技的东西,但我觉得除此之外,自然和传统技术也是在支撑着未来的。
我们想把这样的理念融入建筑里并传达给孩子们,所以我们在这儿种植了很多树木,重视来自大自然的风和光线。走进去后是这样的,我们尽可能在肉眼可见之处全部使用纯天然的材料。
这是四川的一个项目,这个形状比较特别。这里原本的土地就是蛇形的。
它大概长度有400米,宽度是25米,高差是15米,前面这侧和地势最低处的高度相差一层楼。孩子们可以从里面走到屋顶上去玩。这个幼儿园现在还在施工中。
两年前,我去福建的时候,看到了那里的土楼。这个是他们祖先七百年甚至千年前亲手建造的房屋,我觉得很受触动。
现在的小朋友可能随时都拿着手机吧?而这些孩子的手上,没有手机,他们拿着的是渔网和钓鱼竿。他们正在开会讨论怎么去钓下面的鱼。现在我们公司里有一位中国员工,叫曾灼,之前做了一个中国和日本幼儿教育的对比研究。她的论文里面提到了这样的问题——现在的中国,学龄前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地域之间差距很大。和大中城市相比,农村偏远地区的学龄前教育发展迟缓。现在的幼儿园变得越来越像小学,重视的是知识的学习。但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跟大自然的互动却是被忽视的。孩子们从幼儿时期开始,就需要丰富的自然体验,和动植物接触,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不可思议。我们应该推崇这样的教育。
在很多国家,也都有人在有意无意地尝试这样的教育。这是德国。
印度尼西亚。大家注意看,这些小孩子都是光着身子的。
这是刚才提到的那位员工在当地拍的照片。我真的很羡慕这样的游戏方式。
小朋友们需要去体验各种各样的事物,从中学习,变得更加坚强。大家知道AI吧,就像这种智能语音设备,孩子们询问天气便会播报天气信息。我觉得这有点方便过度了。
让人工智能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让它不断地接收更多新信息。而大概是因为有不足和不便,人类才会动脑筋去思考。对于小孩子来说,便利不是绝对必要的,“不方便”有时候才是他们动脑筋的动力。这也是福建那些孩子打动我的原因。可能抱着手机玩游戏也不错,但是为了抓捕眼前的小鱼而尝试努力,游戏也会变得更有趣,孩子们明白这个道理。现在很多幼儿园,其实是为了成人而建造的,在日本也有。
像这样的校车,我觉得不应该是给幼儿园用的,这更像要送孩子去游乐园。
老师这个角色应该是和小朋友互相交流、沟通的存在,但在这里老师不说话,只放视频。
我们在设计过程中,有时候很意外地,客户会和我们提要求说,要把园舍设计得更好打扫,不要让孩子们玩得浑身是泥。可是,幼儿园不是为了孩子而存在的吗?难道不是更应该从小朋友的角度来考虑吗?甚至还有园长会要求我们,设计一个不会收到家长投诉的幼儿园。可是,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百分之百的安全,幼儿园做再多的保护措施,孩子还是有可能会绊倒、摔跤。保证安全,并不等于要过度保护。老师和孩子能做的是在第一次受伤后,共同学习如何去避免下一次受伤。毕竟,出了幼儿园,外面的世界还很大,有更多更危险的地方,孩子们总要学习去面对这一切,我们每个人都是跌跌撞撞着长大的。这是日本的一款电饭锅,它的宣传语是,这个产品对家里的孩子来说绝对安全,因为它不会冒蒸汽,没有油烟。
可是我觉得,这种东西,对小孩来说,太无聊了,也没什么意义。在我们设计的幼儿园里,我不太推荐这样的方式。我更喜欢下面这个——
特别有趣,而且更能学到东西。首先要生火就很难,要煮饭的话也必须控制好火候、时间,才能在二十分钟左右煮出很香的饭来。很多家长会担心小朋友靠近油烟和蒸汽会受伤,但他们从里面学到的知识会更多。考虑环境时,加入一点点危险是很重要的。我想再跟大家谈一谈我在设计幼儿园的过程里特别关注的几个问题。
可是,根据日本东北大学与仙台市的教育委员会发表的研究成果,经常使用社交软件的孩子学习能力会下降。玩4个小时和几乎不玩智能手机的人,他们的数学成绩相差20分左右。
这张图是对国语和数学能力的影响,深蓝色是使用智能手机4个小时以上,绿色是使用30分钟以下的,使用时间越长,答题正确率越低。
所以让孩子们远离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提供一个能让大脑休息的环境十分重要。说到这儿,大家应该也能明白幼儿园的自然环境有多重要。接下来是肥胖的问题。澳大利亚大学有一项研究,统计了28个国家总共2500万个9-17岁的孩子的运动情况,他们跑800米-3200米的速度比30年前的孩子慢了90秒,跑步的耐力下降了15%。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电子游戏、车接车送和家长限制孩子们游玩。过去40年间,全世界的肥胖儿童增加了十倍,尤其是男孩子增加了十倍。这是另一项调查,覆盖了30个国家,这是其中肥胖率较低的十个国家。日本的日常饮食中偏油腻的食物较少,所以肥胖率还是比较低的。而美国是这30个国家里儿童肥胖率最高的,29.4%。
▲ Source“Innocentireport card11” by UNICEF
我想让大家知道,幼儿时期的孩子们应该体验的动作大概有这36个。这来自日本山梨大学的中村老师做的研究。
这36个动作是无法仅靠一种运动项目完成的。当然送孩子们去一些运动兴趣班也是好的,但是仅仅只靠一个兴趣班是完成不了这36个动作的。比如图片最上面的旋转,打篮球就体验不到。像那些浮在水面上的动作,就要通过水上运动和水上游戏来实现。中村教授就提出,不是靠运动项目,而应该通过日常生活中增加游戏的种类来达成这个目标。这也是我在幼儿园里刻意做很多阶梯的理由。接下来是饮食的问题。早餐是非常重要的。早餐率比较高的国家是日本、荷兰、葡萄牙,他们的早晨摄入率几乎达到了90%,美国只有50%左右。
▲ Source“Innocentireport card11” by UNICEF用餐环境也很重要的。像这个,地板、墙壁全部都是粉红色,整个餐厅都被罩上了一层粉色的滤镜,吃的白米饭变成了粉米饭,面包都带上了淡淡的粉色。我觉得不太好。
大家肯定也喜欢在舒适明亮的环境下用餐吧,所以我们会设计这样的餐厅。顺便一提,我们做完这个保育园的两三个月后,收到了家长的来信,他们说非常感谢我们的设计,孩子开始吃那些以前挑食不吃的蔬菜了。
我还想特别和大家讲一下卫生间的话题,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方,但所有的学校卫生间几乎都存在这几个问题——脏、臭、暗,很恐怖,还经常坏……
卫生间的使用应该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让它随时保持干燥,二是小便器要做成壁挂式的,三是卫生间要朝向南面,阳光充足。如果经常让它被水浸着就会发霉,发霉也是导致脏和臭的原因。
这是以前日本的学校的卫生间打扫的景象,我们以前也经常用水来清洗,但现在几乎已经不用水了。
把小便器做成壁挂的,这样下水管不走地面,下面的地板就可以彻底打扫干净。
可以看这样一个数据。从左到右依次是一般的马桶、男孩子的小便池、洗手台。
看中间的小便池最容易明白,蓝色部分是指水洗过后放着不管、等待自然风干,单位体积内的细菌数量从最开始的570增长到了8400。橙色部分是水洗过后立刻使其干燥,或者用专用的干燥剂,就发现细菌量会渐渐减少。
不仅仅是卫生间这块儿,大家住宅里的浴室、厨房等也是共通的,都应该保持干燥。干燥的地板几乎没有气味。我们的幼儿园用的是木地板,因为没有必要用水。幼儿园的卫生间在尝试这样清洁之后,过了很多年都没有变臭。
我们在中国北京的那个幼儿园,开始设计的时候客户说,中国还没有习惯用干燥式清洁,希望还是用水来清洁。但是在我们的反复劝说下,他们也开始用这种方法了。
在结束之前,我想跟大家说,不要剥夺孩子的好奇心,不要让他们畏惧失败,让他们勇于挑战。幼儿园不是游乐场,与其告诉他们答案,不如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己思考、行动,这才是幼儿园存在的意义。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一直坚持做幼儿园设计。我觉得,所有的事物都为我设计幼儿园设计提供了灵感——天空流动的云、随风飘动的树叶、奋力前进的蚂蚁、人们跳跃起来时露出的笑颜等等。就像一个孩子第一次看见世界的种种,我对所有的事物充满了新鲜感。这也是我坚持设计儿童环境的理由。
谢谢你们看到现在。虽然大家未来可能不会去设计幼儿园,但是可能会有自己的孩子,更久以后可能还会有孙子孙女。我们成人是为孩子提供环境的一方,希望我今天谈到的内容,能给大家一点点新的启发。
每日话题
这样的幼儿园设计理念,你怎么看?留言区讨论吧! - END -文章来源 |一席,ID:yixiclub,已获授权参考文献丨Vargha-Khadem, F., et al.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early hippocampal pathology on episodic and semantic memory. Science277, 376-380 (1997).
相关阅读
✍️|作 者 招 募 & 投稿|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Kids@guokr.com
喜欢,就“在看”一下吧!